装配工程师们正对伺服电机、智慧控制箱、齿轮箱进行集成装配;焊接师傅一边监管两台半自动焊接设备,一边查验焊缝成型……春节刚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的宁波市凹凸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称“凹凸重工”)车间内就开足马力加紧生产。
“今年订单已经排到了7月份以后,同比增加40%。”凹凸重工总裁朱帅说,作为起重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2022年凹凸重工产值超1.5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自1997年生产出第一台起重机以来,凹凸重工20多年持续深耕起重机制造领域,业务涉及欧式起重机装备技术研制、整机制造、维修保养,产品主要应用于船舶制造、水利工程、机械制造等多个配套领域和轨道交通、核电等项目。
2008年,凹凸重工看好国家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好时机,抓紧制定起重装备重点规划,服务国家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我们过去生产的传统起重机因结构复杂、用料多,造成整体重量偏大,市场并不看好仪表阀。”凹凸重工技术总工、高级工程师党继辉介绍,公司瞄准起重机轻量化设计的关键点,自主设计研发出多款欧式起重机,这些机器不仅在结构上比传统起重机简单不少,材料使用少,整体质量也比传统起重机轻很多。
重视科技创新让凹凸重工尝到甜头,2008年销售收入增长61%。此后,凹凸重工依靠自主研发的集装箱门式起重机、防爆起重机等新产品不断打开销路,产品应用领域也从以船舶制造为主转向石油化工、基础设施等,在装备制造领域提高了企业知名度。
起重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凹凸重工始终将技术创新与服务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
“我们生产的高效低碳大吨位智能化电动小车,只有7吨重,比同等起重重量的普通电动小车轻20吨,耗能还不到国家标准的一半。”获评“中国重机行业工匠”称号的公司员工朱良军告诉记者。
凹凸重工还与北京起重机械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发全自动液压垃圾抓斗桥式起重机,每抓斗一次垃圾,就能通过传感器得知其重量,还能对抓斗实施远程控制、远距离操作,该产品已被列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重点项目。
凹凸重工2012年开始对产品进行转型升级,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6%以上。2022年,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近7%凸齿面。通过积极与各科研院所合作,技术团队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公司先后推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吨位门式起重机等多款涉及智能技术、数字技术和绿色环保领域的新产品。
凹凸重工曾为一家汽车配件企业定制生产橡胶成型起重机,经过技术人员连续几个月攻关,不仅创造性地使用刚性滚珠丝杆起升替代钢丝绳柔性起升,还降低了人工作业强度,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凭借这笔订单,凹凸重工赢得客户青睐,这家企业成了“回头客”。
“如今,市场需求从产品本身转向产品服务,与客户的交易也从短期的一次易转变为提供长期服务解决方案,因此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形成‘产品全生命周期关注计划’。”党继辉说,这意味着凹凸重工的产品和服务不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产品规划交变载荷、定制生产、调试安装、定期维护等环节互为依托、不可分割的整体。凹凸重工专门成立电气服务部,根据客户应用场景特征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至今已服务40多家企业。
目前,公司拥有知识产权78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我们积极进行科技项目申报,推进高质量共性技术平台搭建,形成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共同推动整个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朱帅说。
近年来,凹凸重工创新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应用场景,与客户开展战略合作,为其定制厂区智慧解决方案,牵头举办首届“国际智能起重装备产业发展论坛”,与众多头部工控技术企业合作等。
丰厚的人才储备是做大“蛋糕”的关键。“我们为每一位新入职的员工量身定制全过程跟踪式培养计划,通过多岗位多部门以师带徒的方式使其快速掌握制造技术,并定期派遣技术人员赴专业机构培训等,为企业发展‘造血’。”党继辉介绍,凹凸重工还为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开发了多个培育平台,组建企业科研协会,以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为研究课题,集众智解瓶颈;定期分批派遣技术人才赴欧洲起重机著名品牌驻京研发基地学习最新技术。
截至目前,公司已建成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各1个,研发人员占全部员工的20%以上。
“始于凹凸,不止凹凸”是朱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线年底,凹凸重工创立ATC4品牌,涉及智慧工控、工业设计、工业品牌策划等多个领域,布局未来智慧工业生态链系统发展。“分蛋糕不如做蛋糕。”朱帅说,主业要坚守,还要以此为基础,用自己的技术和品牌吸引优质上下游企业合作,共同构建未来智慧工业生态链系统。 (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