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位于太原路永嘉路路口的徐汇区天平街道太原居民区党群服务站,“宝怡乐”团队在队长“宝宝阿姨”孙鸿银的带领下,向社区老人、环卫工人、社区保安等赠送腊八粥。住在附近的居民马汝彪说:“以前居委就在我们楼下,现在这里开了新的,来晒晒太阳,参加活动,很有过节的气氛!”
不仅是太原路声音,在天平路、永嘉路、吴兴路……不少街面上都有这样一个有着格子门、窗,满满“美拉德”风情的党群服务站。
天平街道积极推进党群服务阵地沿街设置工作,始终秉持“服务人群最大化”的理念,把服务辖区居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及新就业群体等有效结合起来,深化“红蕴天平”党建联盟、“红蕴天平·弄堂辰光”便民服务体系,“让群众遇到困难能求助,业余时间有去处”,全面融入城市治理和社区治理。2023年底,天平街道21个居委会全部完成居委会沿街设置。
天平街道在推进沿街设置工作的过程中,联合设计师、社区规划师、社区治理专家导师共同参与居委会沿街设置选址、装修工作。天平街道借助曾打造“伊丽包子铺”的知名设计师谭若霜之手,以“改造”代替“改址”的形式实现沿街设置。在谭若霜的建议下,永嘉新村小区右手边的红砖围墙被打开,成为沿街设置的一个颇具老洋房腔调的空间,入口处多了张可以歇脚的沿街座凳。老人在路口菜店买菜拎不动了,可以在这里缓一缓;散步的大人小孩走累了,也可以坐下歇一歇制造故障,喝口水,看看梧桐树下的风貌街景,感受慢下来的城市烟火。不久前,这里还变身金婚老人幸福留念的打卡地,神仙眷侣们在美好的家园门口合影,安逸祥和的晚年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
在沿街设置过程中,天平街道从物理空间上打开了永嘉新村居委、天平居委的藩篱,直接将开放式的空间、直观的接待台面向群众。但从接待居民的角度,天平街道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让居民走进居委会?
党群服务站里有沙发、有茶几,居民进来可以直接坐下和居委干部聊聊天、谈谈心。而不是坐在接待桌前面对面咨询办事。
在每一个党群服务站,天平街道都已指导居民区排摸需求,根据居民需求配置便民服务设施。街道聚焦居民家中不常备但又会用到的东西,过路游客、快递小哥需要的东西,为党群服务站配置甲醛简易测试仪、充电线、冰箱、微波炉、即热式饮水器等设施。
在21个党群服务站,部分站点采用天平街道特别设计的接待桌。在接待桌的正面,设置好不同大小的格子,内里放置各式各样的便民“小物件”,小至一个定制针线包,大到打气筒、工具箱,应有尽有,供居民自行登记后取用。
为管理好便民服务设施租借事宜,天平街道制作了一张便民电话台卡,上面镶嵌有一个二维码。居民扫描二维码便可进行租借信息登记。在台卡的背面,天平街道根据每个居委实际情况整理了物业公司、网络、电信、白蚁整治、下水道疏通等电话,方便居民直接查询、拨打。
高安居委依托红蕴天平民生服务矩阵,联系了周边的咖啡店,将咖啡渣收集起来,统一放在沿街设置的门口,并且在边上挂一块“咖啡渣的妙用”指南,让有需要的居民可以自行取用。
在宛平居委的党群服务站里有一个沙发,在忙碌的中午送餐时间结束后,就会有外卖小哥在沙发上小憩。这里的冰箱,也一直是满满当当的,外卖小哥把午(晚)饭放在里面,抽空回来这里,用微波炉加热。
在天平街道的21个党群服务站,居民、游客可以进去歇歇脚、给手机充充电。党群服务站的硬件装修按照“开放支架、便民、共享”的原则,有些还在窗台上预留了座位,为路人营造宾至如归的氛围感。
天平街道结合居委会沿街设置调整,设立“全岗接待台”,每日安排社区工作者进行轮值接待,打破既有条线工作边界,实施“综合受理”,让居民群众“进一扇门、问所有事”。实行全年无休和延时服务,“全岗接待”工作日服务时间延长,满足不同居民咨询办事需要。
按照“简单事项当场办、复杂问题流转办、超出职责引导解释”的要求,实行“首问接待、一口负责”。对在接待或走访中收集到的咨询或问题,应当按照“当场回复、后台流转”等分级、分类处置方式,由负责轮值接待的社区工作者或者微网格专职网格员“全程跟进、一抓到底”,并对办理结果进行反馈告知。
为强化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基层社区工作者队伍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去年12月,天平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举行了“天平红管家”全岗通知识竞赛。21个居民区、157名社工参与线支居民区队伍进入决赛烙铁咀。现场,以“区情社情我了解”“居民工作我通晓”“专业工作我擅长”为主题设计的必答题、抢答题和风险题环节,涵盖了徐汇区区情、天平街道的社情民意、居民区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党务、服务“一老一小”等专业知识和全岗通、“四百”大走访工作要求,以及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真题等竞赛内容,考察了社区工作者对各业务条线政策的熟悉程度、对居民区工作的操作流程和业务处理能力。
天平街道的21个居民区党群服务站重点建设“红蕴读书角”“红蕴共享家”和“红蕴议事厅”,着力打造党员的红色港湾、居民的解忧杂货铺、新就业群体的共享家,通过有效的服务来拓展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