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五年来,这块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携手共进、同频共振,作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区域实践的生动表率。为立体展现长三角城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取得的成绩,央广网江苏频道联合上海频道、安徽频道、浙江频道、宁波频道,推出系列报道《同频共振长三角》,通过视频、图文、海报等形式,与您共同见证长三角五年之变!
央广网南通12月28日消息12月16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南通分中心签约暨长江口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启动仪式在江苏南通召开。这是南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南通滨江临海,与上海、苏南隔江相望,是上海“1+8”大都市圈长江以北唯一城市,在江苏省内肩负着扬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经济带建设双重任务。今年10月7日,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撰文提出,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南通深层次对接上海、宽领域融入苏南,充分放大自身的交通区位、江海岸线、广阔腹地等优势,强化区域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加快把南通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竖起“新标杆”。
12月23日,在张靖皋长江大桥施工现场,中国铁建最大吨位塔式起重机——R8000-320超大型塔机完成首吊,顺利将重达132吨的北航道桥北索塔T1节段吊装到位。其是南通过江通道建设“八龙过江”中的第四条“龙”,连接苏州、南通、泰州三市,形成区域新过江公路运输的便捷通道。
“南通南不通”曾一直是制约南通融入苏南、对接上海发展的最大屏障。2008年,随着苏通长江大桥的正式通车,南通“向南不通”的窘况首次被打破,南通也拉开了跨江融合发展的序幕,率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之中。
继苏通、崇启、沪苏通三座跨江大桥之后,2022年以来,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和已建成的沪苏通公铁两用大桥并线条过江通道相继开工,加上规划中的崇海通道和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八龙过江”新格局呼之欲出。交通格局的重塑给南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区位红利”,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都市圈、生活圈。
远航而来的外籍货轮缓缓停靠,工人在指挥中心远程操控着塔吊装卸货物……这是日前南通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2+2”码头的景象。2020年以来,南通市以“大通州湾”思维推动沿海地区规划与建设,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港口集团及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五方签订《通州湾新出海口开发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将通州湾新出海口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点发展港区。
随着北沿江高铁和通苏嘉甬铁路的开工建设,加上已经开通的沪苏通铁路、盐通高铁,南通从过去的“地无寸铁”到如今连线成网,全面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目前处于前期报批阶段的南通新机场项目,建成后将与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共同构成上海多机场体系主枢纽。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给南通交通发展带来了格局性重塑,加快实现了‘难通’变‘好通’的沧桑巨变。”南通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曹晓见表示,其有力推动了南通从区域性向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跨越,有力推动了与上海、苏南交通一体同城化、生活同城化,有力促进了产业、科技、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交流、交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据悉,随着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突破,各方投资者纷纷选择南通,近两年来,新落户南通的制造业项目60%都来自上海和苏南地区。
“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牵头,联合长江口区域内的政府、园区、企业、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等,共同成立‘长江口产业科技创新联盟’。”12月16日,南通国际会议中心高朋满座,来自长三角地区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政府官员等160余人济济一堂。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以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为主体,联合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相关机构共同组建的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当天,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南通分中心正式成立。
“南通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阵地,我们愿意和南通一起来推动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表示,该中心与南通市合作紧密,已经共建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光电技术创新中心2家省级平台,落户2家专业研究所,实施4个“拨投结合”项目,建成9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取得了很好成效。
近年来,南通深化科创协同成效显著。与上海市科委签订了沪通新一轮科技合作协议;启东复旦医学创新研究院签约落户;长三角光电论坛永久会址成功落户;上海交通大学南通基地签约落地;共建上海大学(如皋)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应用研究中心。在今年新签的1700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中,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合作项目占比超65%。
南通素有家纺之乡的美誉,占据了全国家纺产业的半壁江山。如何为传统的家纺产业升级赋能?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美芳带着技术来到南通,领衔创办了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
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科研人员正在做微生物检测样品前处理(央广网发 张松 摄)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和纺织材料两大学科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而南通作为全国家纺产业集聚地,急需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东华大学的材料学科技术优势,可以很好地为南通家纺行业科技赋能。”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副所长周家良说,这两年,他们打通了整个纤维材料到家纺面料的制造和研发产业链条,目前已经服务了南通家纺相关企业19家。
“我们将以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强科创企业、高端人才的引培和产学研跨江合作,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南通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孙青山表示,通过“基地+拓展区”“总部+协同中心”等模式,把南通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全国影响力和长三角引领性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尽管下着小雨,位于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的技感半导体设备(南通)有限公司的二期工程,日前正在抓紧建设中。
“我们上海公司把生产基地设在南通,主要是因为这里营商环境好,交通便利。”该公司运营总监彭浩表示,相信在这里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是中国与新加坡、与奥地利三国合作园区,是苏州、无锡、南通三市跨江联动开发、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示范园区。该园区锁定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和生命健康等“两主一新”主导产业,积极承接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苏州“六新”重点产业领域内转移扩张的优质项目。自该园区一体化运行以来,来自上海、苏南企业已占在建、签约项目数的近七成;本土企业中,捷捷微电、神马电力、通富微电等5家重点企业在苏南、上海均有研发或制造基地。
12月26日,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举办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现场共签约落户的移动通讯精密结构件项目、北斗航天应用装备研发制造项目等4个高端制造业项目,皆来自上海和苏南地区,与园区主导产业高度契合,体现了苏锡通园区跨江融合、跨国合作的发展优势。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与上海、苏南等地产业链协同、创新链对接和供应链融合。”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曹锐表示,园区要坚定扛起高水平建设“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使命任务,积极探索跨江融合、南北联动的新模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
据介绍,包括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在内,南通已与上海、苏南等地建有19个合作园区。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海安常安纺织工业园、临江生物医药产业园、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园、南通创新区等一批跨江合作的产业协同载体初具规模。
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是上海静安区与南通市两地政府深化两地经济交流合作的重大项目。经过十余年建设发展,这里已成为跨江融合发展的创新示范高地。
“现在这里是高楼林立、步步皆景,科技城集聚了各类企业26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企业50家,截至目前园区累计纳税超38亿元。”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总经理张小乐说。
此外,在推动项目建设方面,南通围绕16条优势产业链,加强与上海、苏南等地产业链协同发展。近三年,上海、苏南企业来南通投资的亿元以上项目超500个,总投资超2000亿元。
“很意外在我们当地就把事情办了,避免我在南通、苏州两地来回奔波,非常感谢苏锡通行政审批局。”11月28日上午,南通市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行政审批局远程审核通过沈女士网上申报的企业登记材料,其本人也第一时间在苏州工业园区现场打印领取了其新注册分公司营业执照和登记通知书。
原来,苏锡通园区获悉沈女士需要办理分公司有关事宜,其本人常驻苏州需要专程赶到园区,遂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同向其提供了“省内通办通取”服务套餐,通过线下帮办、全程网办、异地取证等方式帮助其“足不出市”办成了事。
这张盖着“江苏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行政审批局”的营业执照,创造了“省内通办通取”的“首例”。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何沛然表示,这件事生动阐释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服务理念,也是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与苏州工业园区、南通市和苏州市跨江融合的又一典型案例。
事实上,在软实力提升方面,南通一直走在江苏前列。跨省通办服务专区在江苏省率先进驻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长三角一体化平台、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功对接联通,在江苏率先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电子证照材料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互联互认互通;医疗保障方面,南通所有医院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实现了跨省购药直接结算。
2021年4月,南通市政府与上海仁济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破区域行政壁垒,采取“全面合作、委托管理”模式合作共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增挂“上海仁济医院南通医院”牌子。让南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免去了异地就医奔波之苦,提升了市民健康获得感。
日前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患者周先生的儿子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们多方联系上海那边的专家,但是床位很紧张,后来听人介绍南通也有上海专家坐诊时,就很安心把父亲送到了这边治疗。”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血管外科副主任夏春秋表示,该患者拟做的手术是经心尖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手术。“这种高难度的微创手术在上海仁济医院开展较多,但我们医院开展此类手术的经验还不够丰富。通过不断深化两院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必将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专科能力,惠及更多江海百姓。”
响应民心所盼,共享发展红利。南通不断深化惠企便民一体化应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万里长江,奔流入海。今年前三季度,南通GDP突破9000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已无悬念。南通全面奏响与新时代新征程同频共振的最强音,向再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奋力前行。
未来的南通,将会成为空间更广、潜力更大的“北上海”“新苏南”,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未来的南通,将会成为空间更广、潜力更大的“北上海”“新苏南”,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